俄羅斯設計出“游隼”號雙體船
據悉,俄羅斯設計出“游隼”號雙體船。由于在船體結構上的創新,避免了一些水翼船的固有缺陷,所以在速度上毫不遜色。"游隼"號雙體船可以搭載150名乘客航行1000海里(1852公里),途中速度最高可達到35節(約65公里/時)。預計,它將成為俄羅斯現代化高速船隊(無論是河船還是海船)的主要力量。
目前,俄交通部正在討論《2024年前俄羅斯內河航道發展構想》草案,資金總額為2819.6億盧布。其中一個目標就是發展河流客貨運,緩解公路和鐵路運輸高峰。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制定了幾個旨在更新俄羅斯高速客船的概念項目,"游隼"雙體船就是其中之一。
"游隼"號雙體船長36米,可以搭載150名乘客航行1000海里(1852公里),巡航速度為30節(約55公里/時),最快可達到35節(約65公里/時)。按計劃,首艘"游隼"號將配備兩臺柴油機,總功率為2200千瓦(近3000馬力)。
然而,與其說雙體船的高速度將靠大功率發動機來保證,不如說是由于在工程方案上的創新。其中最特別的一點是,將首次利用渦旋波作用降低船只航行時的水阻力。
"雙體設計可以讓我們利用細長的楔形船體,每個船體的長度是寬度的12倍。"總設計師、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高速船"技術平臺協調員維克托·索科洛夫向《消息報》表示,"由于這一點,雙體船移動產生的艏波與船體分離時導致船尾處形成渦旋,使船尾水壓增大,大大降低航行阻力。"
雙體船建造原理本身也有創新。俄羅斯造船廠決定放棄公認的用特殊"橋梁"連接船體的建造方案,一般而言,這個"橋梁"是整個船的主體部分,橋上是客艙。"游隼"號設計師沒有采用這種設計,而是把2.5米高的箱梁狀上層結構作為支承結構。其尺寸使雙體船更加堅固,可以更好地承受橫向彎曲或扭轉等機械作用。此外,去掉連接橋成功降低了"游隼"號的高度及重量。
索科洛夫稱,"游隼"號的另一個優勢在于,客艙是獨立結構,如有必要,可以換成貨艙。
"游隼"號的適航性有望超過裝有水翼的同類船只,在四級海浪(浪高達2米)時也可使用。
"游隼"號在操作上的一個主要特點是乘客可在沒有裝備的岸邊上下船,因為其吃水深度只有1.5-1.7米,只需在船體前方放置一個特別的船梯。研發人員認為,這種船尤其適合在河流基礎設施暫不完備的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使用。
克雷洛夫國家科學中心研發的雙體船會有河船和海船兩個版本。
- Austal船廠獲一條高速雙體船訂單 2018-12-06
- Austal獲3艘高速雙體船訂單 2017-09-08
- Incat Crowther一艘39米長HSC客船“Majestic Dream”號交付 2017-08-07
- 澳龍船艇獲一艘35米高速雙體船訂單 2017-08-04
- 菲律賓船廠首艘客渡船已經交付 2017-08-01
- 瓦錫蘭獲為一艘客滾渡船提供4臺噴水推進器及液壓系統和控制系統 2017-07-12
- 青島北海船舶重工“中國海監106”海灣移動監測平臺成功交付 2017-06-07
- 羅羅獲4臺20缸MTU8000系列發動機訂單 2017-05-24
- 浙江天時造船泰和2200噸級小水線面雙體型科考船正式開工 2017-05-18
- Austal第8艘快速遠征運輸船正式交付 2017-04-25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注中國船舶網官方微信(ecnshipnet)
2、本網部分文章未注明出處和轉載的,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聯絡電話:4006-778-772 郵箱:[email protected]